第六百三十五章 尘埃落定六

佛门的识趣并没有出乎叶桓的意料之外,在他的印象里,佛门是最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势力,只从几年前佛门看到天下形势比较明朗之时,他们就果断低抛弃了自己原来的立场,暗中投靠了大汉朝廷,这样的佛门是最看得清形势的。</p>

几天后,当叶桓的车驾在禁卫军骑兵护卫下来到南都时,南都在两天前就已经被大汉军队控制住了,叶桓又花了两天时间才处理好南都的一切政事。</p>

整个南都原本有一百五十多万人口的,经过几天的混乱后,死伤了几万人,至于被烧掉的房子就不计其数了,整个皇宫也都被烧掉了,这还是广安寺及时出动了几百武僧,再加上其他比较正义的武林人士帮助,南都才没有彻底变成一座空城。</p>

对于那些正义地帮助过南都百姓的武林人士,叶桓还是比较有好感的,在他的设想里,大汉帝国的未来将不会有江湖武林的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容许武者的存在,要知道武功可是这个世界远古人类先祖为了应对远古时的那些猛兽创造出来的,也是一种可以让普通人变强大的途径。</p>

叶桓不可能让武功消失的,也不可能把全天下的武学秘籍收集起来后烧掉,他要做的就是通过朝廷制定的制度来引导规范武者的行为,武者也不一定就要打打杀杀,他们可以开武功,可以做其他很多工作,甚至可以在军队里面当兵,比起原来被那些世家门阀垄断上升通道,大汉帝国有在大把的机会让他们改变阶层,他相信那些武者会做出正确的选择。</p>

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每天活在打打杀杀,江湖仇杀的日子里的,大汉帝国也不会允许还有以前的那些什么侠士劫富济贫,或者是杀贪官这样的事情出现的。</p>

在大汉帝国的统治下,虽然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制度,除了商人这个阶层的限制比较多外,中间两个阶层都是有渠道可以上升到士这个阶层的。</p>

等到大汉帝国彻底统一了整个天下后,叶桓就会开始着手推行科举制度了,不过他知道这个急不来,他计划要花几年的时间才会彻底实行整个科举制度的,特别是打下来的南方广大地区,还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消化掉。</p>

至于叶桓为什么不对商人这个阶层一视同仁呢,不仅把商人这个阶层放在最底层,甚至还对商人子弟从政设立了很多限制,这是因为他知道在这样的古代封建王朝里,如果不对商人阶层做出一些限制的话,这个阶层势力很快就会膨胀到让朝廷都忌惮的地步,这可不是说笑的。</p>

而且叶桓也不认为大汉帝国现在发明出了蒸汽机,并且还有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工具,但是并不是说大汉帝国就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了,他心里很清楚,大汉帝国实质上还是一个封建王朝,不要说整个大汉进入工业区相当于工人的数量才几万人,大汉帝国想要彻底进入工业社会,还需要几百年的时间。</p>

这还是叶桓最为乐观的估计,要不然可能再过一千年这个世界才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这也不是说笑的,毕竟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跳跃在前进的,大汉帝国在他的统治下,只不过是发明了一些先进工具罢了,但是在思想上,整个大汉帝国所有的民众,不管是上层的权贵们,还是下层普通民众,他们在思想上还没有那种觉悟。</p>

叶桓也不打算对民众的思想揠苗助长,他还是顺其自然吧,很多时候人没有坐在那个位子上,可以完全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但是当他真的坐上了这个皇位后,他就要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了,作为既得利益者,他怎么可能会自己挖坑把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埋了呢。</p>

这是不可能的,叶桓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加强皇权对帝国的控制力,整个帝国的军权、财权和人事权都被他牢牢控制在手里,可以说,他的意志就是大汉帝国的意志。</p>

因为皇宫被完全烧掉了,叶桓只能找个大宅子住了下来,这个大宅子正是张家的府邸,张家也就是跟南楚皇帝闹翻造反失败后,整个家族离开了南楚帝国,去了中南半岛,并且很快就把其中一个小国暹罗打了下来,建立起了张家王朝,国号还是暹罗,只不过对外宣称的是张家暹罗。</p>

要说这个张家还是天师门张家的分支,只不过两家五百年前就分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每年祭祖两家各自都有祖宗祠堂,所以表面上两家是没有多少关系的。</p>

不过叶桓知道两家暗地里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毕竟五百年前分家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就算是有一家出现问题,也不至于让整个张家受到牵连,只能说这些大家族为了传承是无所不用其极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