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归一[校对版] 风御九秋 1397 字 2022-11-09

哪怕自远处捡,也必须将取走石头之后留下的小坑埋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也不知道对手能细心到什么程度。

往下扔也不能随便扔,得擦去石头上附着的泥土,不然这些泥土会残留在石壁上,遇到细心之人也可能暴露自己的行踪。

仓促之间想要捡一块圆形的石头是不太现实的,他捡的这块石头形状相对规则一些,贴着石壁放手之后,石头向下滚落。

起初是相对连贯的撞击声,随后石头碰撞石壁的撞击声越来越急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越往下越陡峭,而是石头向下滚落有重力加速。

撞击的频率越来越快,撞击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声音完全消失。

根据自由落体持续的时间是可以大致判断出相对高度的,但是用不规则的石头来滚动尝试就没有公式可以套用了,只能大致确定两点,一是这处天坑非常深,深度绝对在百米以上,一百米就是三十多层楼的高度,这是个很惊人的深度。

二是这处天坑的形状非常奇怪,是斜着下去的,而且一直是同一个角度斜着下去的,与所有已知的天坑形态都不一样。

下去之前还得确定一个问题,那就是下去之后能不能上来,根据天坑东侧石壁的倾斜角度来看,还是可以爬上来的,普通人肯定不成,但他会轻功,爬上来还是比较从容的。

石壁上长着一棵树,位于瘴气的笼罩之中,之前是自远处看的,感觉不是很大,此番自近处看,足有碗口粗细,是棵松树。

未免碰掉松针,下行时就没有攀附那棵松树,而是抠抓着石壁缝隙缓慢下行。

瘴气的厚度约有两米左右,有些像雾气,但比雾气要浓一些,穿过瘴气,视线恢复正常。

转头下望,可以看到下面的石缝里还有不少树木,大多分布在石壁的南北两侧,粗的有一抱粗细,多为松树,植物都有趋光性,所以这些树木都是往上生长的。

下行十几丈,吴中元发现了一处天然山洞,山洞位于石壁北侧区域,不大,只有四五个平方,形状并不规则,在山洞四壁上还残留着一些枯死腐朽的树根。

这些错杂盘绕的树根表明这处山洞的外面原本生长着一株很大的树木,风吹日晒和温差变化令石壁出现了细小的缝隙,树根就沿着这些缝隙向石壁内部探伸,天长日久,石壁的缝隙越来越大,而外面的树木也越来越重,最终不堪重负,拖带着树根缠裹的巨大石块儿一同坠入坑底。

这可是处好所在,自里面不但可以直身站立,还能从容躺卧,而且上面还有几棵松树遮挡,便是有人下到瘴气以下也很难发现这处山洞。

山洞里非常干净,连泡鸟粪都没有,天坑里的温度也比外面高,只是地面有些不平,也没什么东西铺垫,不过这已经很好了,卸下弓箭,倚着石壁坐下,终于可以松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