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开头

昭雪令 长弓难鸣 1642 字 3个月前

魏长更坐直了身子,正色道,「洗耳恭听。」</p>

「这第一个方面是在选拔才能上,眼下的科举制度太过繁复,从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筛选固然能够最大程度检验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但也因为这层层选拔,给了不少人徇私舞弊的空间,很多才子可能在前面的院试和乡试便被人暗箱操作顶替下去……」</p>

申小甲轻咬一口猪蹄,不紧不慢道,「而京都举办的会试和殿试里面的门道也很多,会试的考官足足十五人,每一个的心思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最终选拔人才的过程变为各方势力摊分名额的机会。」</p>

「所以,相爷想要成立内阁,取消院试和会试,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乡试,每年在春季定下固定考试时间,将内阁官员遣往各地监督,考试结束后再统一由内阁批阅简拔,您初定名额之后,再举行秋季殿试,最终交由圣上裁定……」</p>

申小甲刻意停顿了一下,吧唧几下嘴巴道,「这个策略固然很好,能最大程度地限制一些势力的插手,还让更多的寒门书生不至于因为某些客观缘故卡在第一关的院试上,但中间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p>

魏长更半眯着眼睛道,「有何问题?」</p>

「相爷,您设立内阁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只是其中一项,我估摸吏治方面后期也会以内阁为首……」申小甲歪着脑袋看向魏长更道,「可我想问您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内阁官员从何处而来?」</p>

魏长更面色平静道,「自然是从各地优秀官员中提拔而来……我知道你还想问什么,他们这些人不会是科举中榜之人,我会让人在一些本该进士及第的落榜书生中进行筛选,然后下放到各地历练几年……科举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有个缓慢的过渡……」</p>

「您太想当然了,」申小甲摇头叹道,「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在您把他们下放到地方的过程中,会有无数条橄榄枝抛向他们,金钱,美女,权力,此类种种会将他们砸得晕头转向,几年之后您会发现,这些人和当初科举中榜之人没有什么不同,或许有能抗住诱惑的,但八成以上会被腐蚀掉。」</p>

魏长更微微皱了皱眉头道,「那就将腐化的剪除掉即可,会有一些更值得信赖的人负责监督他们……」</p>

「锦衣卫?」申小甲讥讽地笑道,「东厂,还是西厂?又或者让只听命皇家的大内密探暗中观察?您知道您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风声鹤唳,天下再无可用之官吏,监牢里塞满了读书人!」</p>

魏长更立时一怔,瞧着申小甲那般笃定的样子,他自己似乎也亲眼见到了那一幕般,沉声道,「可有破解之法?」</p>

申小甲深吸一口气,微微笑道,「我倒是真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您可以听一听……我觉得内阁可以设立,但别再下放到地方去历练了,由您统一培养,再命锦衣卫进行调查其祖辈以及个人生活,各项清白者可在内阁中确定一职……科举也不必那般麻烦,每年只定一场全国范围的考试,选举一定的储备人才,若是某地官员人手不够,可由内阁官员监督举办地方统考,需要哪方面人才,便制定什么样的考试内容,如此可做到相对公平,且不浪费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