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页

当然了,相比起信息工程学的学者们的惊讶,以及对这套“陆氏分布式计算模型”感到的不可思议,更让吃瓜群众们感兴趣……甚至于兴奋的,还是另外一件事。

那便是这张被重新编织的大网,不仅仅将全球容纳了进去,更是将触角扩张到了地月系统之外,将火星上的殖民市们也都纳入到了它的版图中。

从今往后,火星上的人民将再也无需为和地球上的亲朋好友通信而忍受数十分钟的延迟。

在星门技术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帮助下,他们不但能够和生活在地球上的公民们一样畅游在同一个精彩的网络上,甚至能够隔着上亿公里的距离和亲朋好友们面对面的交流。

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海岸线上的亚洲之星,在这座俯瞰着太平洋的巨型体育馆内,此时此刻正是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

经过数个月的洽谈,在各区域联盟的共同协商之下,人类联盟的宪章总算是起草完毕。

而今天,在这个重要的时刻里,身为泛亚合作理事长的李光亚,不但将代表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体,宣布:

“如果要评选二十二世纪最伟大的四件发明,他一个人就占了两个。”

吴淑华:“哪两个?”

李光亚:“超光速技术,还有量子通讯网络。”

至于另外两样,仿生人大概能够入选其中之一,另一个不太好评价,包括磁悬浮汽车在内,可以入围的备用选项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就在这时候,李光亚忽然意识到,严格意义上来讲仿生人似乎和他也有点关系。

虽然这是在他沉睡期间诞生的技术,但资助这项技术研发的企业,却是最早时期的星空科技,以及其旗下的子公司中山新材。

“太空电梯呢?也是他完成的吧。”

“那个东西算是发明吗?我更愿意将其称之为类似于万里长城,或者金字塔一样的东西……它们是工程学史上的奇迹。”

听到这句话,看着李光亚的吴淑华,脸上忽然写上了一丝怪异的表情。

她还记得一年前的那天,他们刚刚听闻陆院士还活着的消息时,自己眼前的这家伙可是说出了“我们需要一个吉祥物”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