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页

所幸的是,杨旭他们积累的数据已经足够多了。

再结合残骸一号上带给他的启发,相当于已经知道一部分答案,再利用手中的实验数据,去推算剩下的70的答案。

这样一来,他面对这个问题的难度,其实已经比其他人低了不少。

全神贯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当前的问题上,陆舟一边一丝不苟地通过电脑检索着数据库中储存的实验数据,一边将这些数据转化成数学的语言,用计算材料学的理论,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线索编织成一道张开的大网。

一切都进行的如此顺利。

就如同呼吸一样轻松。

虽然自从可控聚变工程之后,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从事材料学的研究了,但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却不算陌生。

毕竟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这套风靡整个理论化学界与材料学界的理论,本身就是他做出来的。

而也正是这套理论,让他获得了霍夫曼奖章和诺贝尔化学奖。

倒不是他吹牛逼,如果连他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话,这个世界上恐怕也没有人能够解决了。

食指间翻飞的笔尖在纸上跳跃着,一行行工整的数字与算符如行云流水般地印在了草稿纸上,如同奔腾的骑兵一般,向着那片无人知晓的神秘领域,一路攻城略地。

【通过引入hartree方程可得到……】

【{i22+v(ri)+14πe0∑∫drf|Ψj(rj)|2e2|ri-rj|}Ψi(ri)=eiΨi(ri)】

【……】

已经完全进入状态的陆舟,已经彻底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

那深邃的瞳孔中就仿佛连接着一片宇宙,而那凝聚在他笔尖的心智,就如同一把削铁如泥的利刃,将阻拦他通向终点桎梏切得四分五裂……

“无需去解释并描述每个粒子运动的体系波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