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页

能够花钱解决的事情,那都不叫事儿。

搁在以前的话,那是花钱别人都不愿意过来。

但现在的话,整个大环境已经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随着华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经济学专家开始对华国的模式产生兴趣,愿意带着学术目光来研究华国经济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个正在崛起的庞然大物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能够吸引国际上的学者为华国的经济贡献自己的脑细胞,这种改变当然是好的。

进了会场之后,陆舟也没管别的,先就是去派发纪念品的摊位附近转了一圈,兴致勃勃地收集了几个知名投行提供的手抄本,以及某些财大气粗的银行联合知名笔商生产的会议专供钢笔。

这些钢笔一般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也很少有人会去买,虽然不确定能不能升值,但收藏意义还是相当大的。

以前陆舟便有收藏学术会议赠送的小礼品的习惯,对于他而言,这也是除了他证明的那些猜想之外,另一种形式的学术履历。

只是最近这两年他参加的学术会议稍微少了点,这个爱好才没能延续下去。

如今重温这种感觉,看着手中的钢笔,陆舟也是相当的怀念。

在派发小礼品的桌子旁边,便是海报交流区。

和数学界的学术会议没太大区别,无论即将在会议厅内讨论的是什么高端的课题,这种会议通常都会给不够资格申请“talk”的青年学者们一个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机会。

也就是所谓的“oster”。

相对于“talk”而言,oster的门槛要低的多,就好像是高端商城旁边的沿街菜市场,在这里交流讨论的大多是一些在读博士或者硕士,连博后都很少能看到。因为门槛不高的缘故,这里的交流形式也相当随意,准备一张吸引人眼球的海报和一副足够洪亮的嗓门儿便可以。

虽然对于学术界的大牛们而言,海报交流相对于其他的交流方式来说档次较低,这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交流方式。

在琳琅满目的海报摊位前逛了一圈,陆舟发现这里的海报对他来说,绝大多数和天数都没什么两样,虽然每一个字和单词都认得,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就在他开始感觉到头大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了其中一张海报上,写着的几个单词好像有那么点儿……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