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页

在这个14亿人的国家,能源问题永远是重中之重。

如果能源的问题能被解决,很多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

仿星器不一定就意味着可控核聚变的未来,但如果未来选择了仿星器,华国至少不能在这一领域与世界脱节。

否则,那又将是一个追赶的十年,甚至是五十年。

“哟,稀客啊,”看到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潘长虹院士,周承福院士笑了笑,“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好事儿。”潘长虹院士笑了笑,往旁边的沙发上一坐。

周院士笑着说:“哦?什么好事?说来听听。”

“我们和德国那边的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谈成了协议,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答应把wega装置卖给我们。”

听完了潘院士说的话之后,周院士脸上虽然依旧挂着笑容,但笑容却是有些微妙。

“……哦?wega装置吗?”

“是的,螺旋石7—x的原型,”并没有看出来周院士脸上笑容的不自然,潘院士笑着点了点头,“没想到陆教授真的把这件事儿谈下来,说实话我到现在都还挺意外的。”

虽然技术换技术算是共赢,马普学会也确实需要这种工程难度更低的碳基超导磁体,但就结果而言华国这边还是稍微占了点便宜。

毕竟wega装置即便已经被停用,但作为螺旋石的前身,里面依然包含了许多关键性的技术。

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将极大缩短华国科研工作者在仿星器上的研究追上国际前沿水平的时间。

周院士倒是没有像潘院士那么高兴,而是若有所思地问道:“他们肯卖这设备,怕是得花不少钱吧?”

潘院士:“这不是多少钱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它买回来,并且消化了其中的技术,将有希望在短时间内在仿星器领域的研究追上国际前沿的水准。哪怕没法立刻达到日德的程度,赶超澳大利亚还是没什么问题。”

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周院士抿了一口茶,忽然抬了抬眉毛,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