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在吃饭的时候,陆舟和李教授、黎院长以及这位吕先生聊了很多关于锂电池方面的事情。

聊着聊着,话题很快就到了专利的问题上。

吕先生:“听说陆教授将负极材料授权给了优美科?”

陆舟点头道:“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只是有一点小小的建议,请陆教授千万不要误会了,”吕先生笑了笑,清了清嗓子后,用认真的语气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关于改性ds薄膜材料在国内的专利授权,我们绝对支持你的一切合法权益。只是希望,你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无论选择哪家企业以哪种合作方式,但请不要将独占权出售给外企。”

其实,提出这么一个唐突的请求,但也是无奈之举。

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消费市场,随着锂电池技术的突破,可以预见的是国内锂电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阶段。

正极都还好说,lio2这类正极材料的专利早就到期了,随便选随便用都没问题。

但锂电池技术的关键,是锂负极材料,而非正极。如果锂负极材料的专利权被外企掌握在手上,对于国内的电池企业来说,无疑就等于被卡住了上游的水源。

吕老先生之所以点名外企,到并非贸易歧视,只是复方蒿甲醚的例子历历在目,甚至被作为知识产权的经典案例,被放在国知局的官网上以示警醒。

明明是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在自己的家门口还得受制于人,这种阵痛比技不如人更令人难以接受。

有关部门当然不是希望陆舟低价授权或者干脆免掉国内企业的专利费,毕竟专利法存在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创新,让社会资源流入研发领域,鼓励社会通过知识产权创造财富。

只是,在此基础上,国家希望他对自己技术的“不可代替性”有所自觉,避免给国际资本提供垄断国内市场的工具。

毕竟wto的存在,以及国内相关法律上的缺陷,使得国内对国际资本的反垄断调查无论是取证还是判决都存在不小的阻力,直接上行政干预又可能受到来自别的层面的阻力。

相比起有关部门约谈,这种以私人身份进行的对话,无疑比较委婉。

陆舟当然不会猜不到吕先生的意思,甚至刚才在酒店的大堂里,他就隐隐约约猜到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