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舆国的百门新大炮也许就是通过他改良而出的。

千秋燕便问甲公:“郭谋士到过燕国后,他为何又选择离开了?”

甲公试着猜测道:“我的情报也许不够准确,但他的目的,我想也许和老楼主对九州园的预言有关。”

“当初沈汝兰将老楼主的预言窜改后,以另一种方式流传天下时,我想身为苗吕山人的弟子,郭俊师定不会相信二十年前的片面之言,所以他也许先在燕国求证了什么,之后才会选择卫国。”

千秋燕突然想起容铮说过的一句话,她说若是自己没出现,那卫国上君宋兆才是顺应时代的明君。

随即,千秋燕让甲公查查郭俊师去燕国的具体年份,甲公告诉她一个时间后,让千秋燕发现刚好是容铮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前一年。

也就是说郭俊师确实是带着使命下山辅佐明君的,可容铮没有出现,他自然就选择了三国之间最有明君潜力的人,那就是宋兆。

既然宋兆已经死了,郭俊师应该知道真正该辅佐的人是谁?那便是燕国天子慕容铮。

可他又为何选了舆国的暴君拓跋庆?

这是千秋燕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她不相信一个谋士会忠心一位显而易见的暴君。

千秋燕想不通便问了甲公。

甲公却神神秘秘地说道:“郭俊师下山会给时代带来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什么变化,他如果能发挥自身的作用,也许就没有白下山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