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页

晋末已经没有去年那么乱,甚至那些想引起兵乱趁机造反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大多已经没有胆子跟司栖佟争。

司栖佟的京衞军已经证明他们有北上的能力。现在之所以没有北上是因为南中原也需要养精蓄锐。

司栖佟暂时没有提起北上,朝廷内外虽然有人抱怨为何不乘胜追击,但多数臣子都比较成熟。支持养精蓄锐,再过三年打胡匈也不迟。

马洪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接到的命令和众臣以为的不同。他接到的命令不是养精蓄锐,而是备战。

随着司伯公与国商团回来,谢峡带回的一千军官入新天京。至于联姻他压根没当回事。

那不过是公孙枫打出的噱头罢了。

一千水兵军官很快分成五批,每批二百人分别发到三角洲,鹿儿渠,威都,越国,然后是华阴国。

最后一支去了华阴国,心知肚明的人都知道这是为一番准备的。但一番太子并未加入殿下的阵营,所以暂不考虑。只要李黎改口这些军官马上入驻一番训练水兵。

谢兰芝得知公孙枫将南洋四国的军官都送进来,她还感到好奇,真的全是军官?后来查了一下,发现确实都是一些军事素质过硬的军官,只不过很多是退休老兵。在南洋四国看来老兵就是吃干饭的,是累赘,还不如送进国商团打发大晋。

其实他们却忽略一个作战老兵的经验,永远是年纪大小无法比拟的。

谢兰芝特别招揽一批学子去教这些军官汉语。同时也让学子去当这些军官的随身军师,一边学习。为以后建立起海军打下基础。

司栖佟得知她的动作,她特地加派一些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