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作为导演,邵鸿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他拍的第一部是小成本的网络电影,因为涉及到敏感题材被禁播了,第二部电影拍到大半就因为资方撤资而夭折,第三部同样由于资金的问题,虽然得以上映,也没有什么宣传,加上制作上的窘迫,成绩差非常正常。

总而言之,没有运气。

但是邵鸿晖很适合《追凶》这样的小成本制作,《追凶》的预算是1800万,而且还是包含了宣发费用的,真正能用在拍摄制作上的,也就1200万左右。

对于现在动辄投资上亿几亿的国产电影,这笔钱请个一线明星都困难。

导演的片酬虽然不如明星,可知名导演根本不是星梦传媒这样的公司请得起的,而且人家也不会将小成本制作放在眼里。

也就是邵鸿晖这样挣扎于底层的导演,不在乎片酬多少,只要有电影拍。

最重要的是,邵鸿晖丰富的从业经验,能让他有效地管理制作团队,对于初涉影视圈的星梦传媒而言,算得上是一位人才。

另外,邵鸿晖所拍的第二部影片,也就是流产的那部电影,题材跟《追凶》差不多,也涉及到破案的情节,肯定很容易上手。

李梦茹显然是经过方方面面的衡量,最终拍板将《追凶》交给邵鸿晖,而且也将这位导演签了下来。

邵鸿晖是星梦传媒旗下首位签约导演。

了解了对方的情况之后,罗凯并没有轻视这位黑瘦严肃的中年男子,他能看到对方眼睛里跳跃的渴求成功的火焰,邵鸿晖显然是一位有野心和想法的导演。

这在随后邵鸿晖同罗凯的交流中,也体现了出来。

邵鸿晖不但看过了罗凯重编的《追凶》,而且还看过了卢弘的原版。

他非常认可罗凯的改编,认为这部电影想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绝对不能走那种拼命挖掘人性而忽视故事情节的文艺路线。

不单单如此,邵鸿晖还针对剧本提出了几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同罗凯讨论。

罗凯发现邵鸿晖在剧本上的功课做得很足,有些想法跟他不谋而合,也在心里认同了这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