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页

就在这时,太阳突然用力一纵,从地平线里彻底跳出来,光明大放,刺眼的阳光将大家照的睁不开眼睛,这才将大家从震惊中拉回来,一个个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方正知道,日出结束了,跳下了独狼的后背,拍了拍独狼的头,面对独狼幽怨的眼神,方正道:“好了好了,别生气,下次为师扛着你,让你看,还不行么?”

“一言为定!”独狼立刻用眼神表态。

方正点头,独狼这才开心的摇着尾巴跟上方正。浑然忘记了,下次看日出?那估计要猴年马月了吧……而且这和尚不认账的本事可是和他的脸皮成正比的……

看完日出,方正跟随一妙法师登上了祝融峰。祝融峰上有一座大殿,名叫祝融殿!祝融殿前是几排长长的阶梯,阶梯两侧则是两个巨大的铁房子熔炉,熔炉内火焰升腾,香火升腾!

方正看到,不少香客带着香上来,点燃后对着祝融殿膜拜,之后将香直接扔进了熔炉当中。

一妙法师道:“祝融殿内并不算宽敞,每年来这里的游客却多如过江之鲫。若是大家都进大殿烧香,大殿怕是容不下这么多香火。二来,人太多,烧香也有起火的风险。这高山之上若是起火,很难扑灭。所以,祝融殿烧香都是在这两个熔炉处烧。”

方正微微点头,这种画面,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只是好奇而已。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家那大殿貌似也不大,如果哪天香火也这么旺盛了,又该如何?想到这里,方正还真有点苦恼,难道,到时候让香客们在寺院外面隔空拜佛?

真要这么做,多半他会被香客用唾沫淹死吧。

顺着台阶走上去,祝融殿的正门如同一个石头古堡一般,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过了正门,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模样的空间,左手边的墙壁上刻着许多文字,上面讲述了祝融殿的由来,以及衡山佛道的发展史,融合的过程。

方正一边看着,一妙法师一边道:“这祝融殿可有历史了,这是隋以前就有的建筑,据唐李冲昭《南岳小录》载为司天霍王庙,后庙迁到山下,也就是现在的南岳大庙的前身。而此处,当时叫老圣帝殿,亦称天尺庵,是建在祝融峰绝顶上一块巨大岩石上的一座宫殿。因其地处高寒,风雨霜雪侵袭,寺庙是累修累毁,到了后来也就废了。直到明万历二年,巡按湖广按察使李式又在此处建开元祠。据说他先日登山,夜遇雨。翌晨欲观日出,忽然霁云开。自认为这是天意天心,即以韩愈开云自况,因出资并饬所属衡山县在峰巅建祠,作为纪念,这祠起名:‘开云’,不过后来又废掉了。

到了清乾隆16年,清政府于其废址上奉旨重建,因为有了前面多次损毁的经验,所以这一次,清政府直接以石墙铁瓦修建祝融殿,一次祭祀祝融君,也正式起名‘祝融殿’。你看这殿顶上覆盖的2尺长、1尺宽,重30多斤的特制铁瓦。绝大部分为清代铸造,还有数十块为宋朝保留下来的。覆盖铁瓦,为的是宫殿‘罡风不能动摇,冰雪不可冻裂’。

可惜,纵然是石墙铁瓦,年久失修后,也房倒屋塌了。现在你看到的这祝融殿,是后人何键施主捐钱修建的。用了很多原本的老料,保持了古风。

当年这祝融殿也是我们上封寺在打理,这里的香火钱也是上封寺的经济来源之一。”

说到这,一妙有些唏嘘。

方正道:“哦?听法师的意思,现在已经不归你们管了么?那谁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