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姜元心中犯了无数嘀咕,他倒要看看,这家小店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后厨一个人,就能做“酱香骨”和“鸡丝蒿子秆”。

这两道,可不是家常的炖个棒骨,鸡丝炒个青菜,随便出锅就能吃的菜。

说起“酱香骨”,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一个人,厨子“王小余”,王小余这个人一般人不知道,但清朝时期写出《随园食单》的袁枚大才子,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听过的。

创作出“酱香骨”的名厨王小余,正是袁枚的私人厨师,袁枚写就《随园食单》离不开王小余的帮助,甚至还为其作了文《厨者王小余传》

如今的京城连家酒楼,经营官府菜,传承百余年,一道酱香骨更是招牌中的招牌,姜元可是吃过的,滋味的确美哉。

至于那鸡丝蒿子秆,来头同样不小,乃是《红楼梦》中的菜品。

这两道菜,可都是由古传今,稍微做不好,可就打了脸。

这家店的厨师,有那么大的本事?

姜元心中表示深深的怀疑。

且这营业前排队取号,店面不大规矩不小,更是给他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心中怀疑乃是打着噱头出来营销的小店,好感又降了一分。

“爷爷,没有生煎呀!”小女孩的声音有些委屈,姜元一个抬头,坐在隔壁的,居然是飞机上那爷孙俩,今儿个可真是赶巧了。

“彤彤,现在没有生煎了,我们吃别的好不好,小洛姐姐做的菜都好吃,比生煎更好吃。”陈文斌有些尴尬,他确实告诉孙女说可以吃到生煎,可小老板今儿个没做呀!

看着

孙女愈发委屈,泫然泣下的样子,有些手忙脚乱,“都是爷爷不好,彤彤除了生煎你还想吃什么?要不爷爷带你去吃别的?”

屋里就这么大,有什么动静都能听见。没过一会儿,那收银台的小哥便喊自己的号去端盘子,姜元便不再关注那一老一少。

两盘菜放在一个餐盘上,另外的粽子和酸梅汤又是另一个餐盘了,他一个人也端不过来,那小哥倒是一并帮着端上桌。

刚要道谢,姜元却见这小哥低声对自家老爷子说“明早您早点过来。”两人对视一眼,不知是在打什么哑谜。

转身那小哥就走去了隔壁桌,安慰小女孩。

姜元把粽子盘挪到老爷子身前。

“老爷子,您和这服务员还挺熟的?”看这样,连端盘子的都这么熟稔,倒是令人真没想到,毕竟在家,老爷子连亲孙子孙女都不爱管教。

姜铸颜掰开筷子,懒得理他,“吃你的饭吧,吃饭还堵不住嘴。”

得,老爷子有令,那就吃饭吧。两杯酸梅汤,一杯放到老爷子手边,再拿自己的,诶?这怎么还一个凉,一个常温呢?

老爷子直接将杯子换了位,姜元这才后知后觉,常温的是给老爷子准备的,怕冰到肠胃,自己点餐时候忘了说,这边主动备上了,无论是老客待遇,还是寻常关照,小细节倒是做的不错。

雪白的瓷碗里,是四块硕大红亮的猪棒骨,浓郁的酱汁覆在其上,香浓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