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丽歌微微一怔,这便是公子闻玉,只是站在那儿,无需将面具摘下,甚至无需开口,就已自成风骨。

第一公子,世无其二。

第五章 借刀

“公子瞧瞧我这幅,比之魏兄如何?”

凡今日入楼者所带诗文皆可悬于楼中展示供人品评,其中出类拔萃的尽可留下。

请教闻玉的是澧都中素有才名的学子,同窗总爱拿他与另一人比较。此次两人都来参加了曲文谈,便想趁此分出个高下。

那两幅诗商丽歌也看了,皆属上乘之作,只不过一个诗意豪放,一个细琢婉约,分属不同派系,算是各有所长。

商丽歌本以为公子会言无甚可比,不料他竟径直指了其中一幅,判那魏郎君更胜一筹。

被点名的魏郎君顿时一喜,另一人却是不服:“敢问公子我差在何处?他所作的诗文皆是些情情爱爱,哀怨得很,我写的却是沙场铁血,战士马革裹尸怎还比不上那些男欢女爱?”

不少人也觉他说得在理,闻玉并未见恼,只平静道:“诗文喻情,无论情怀还是情爱都无高下之分。”

“你诗意辽阔直抒胸臆,这是你的长处。我也在你的诗里看到了一腔赤忱,年轻学子志得意满,本无可指摘。”

不等那人开口,闻玉又道:“然你的诗里既写到了国仇家恨,身为澧朝子民,又焉能不痛?将军沙场无归,又焉能不悲?”

商丽歌微微一怔,那人听及此则更是惭愧。他生于太平盛世,未曾深思战争残酷,所作诗文只有金戈铁马,尤为浅显。

反观魏兄一诗,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更显纸短情长,与他相比,当真是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