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淑妃重生后 绘花猫 854 字 3个月前

只有看到李傕的确就是能担得起一切的那个人,他才有十足的信心拖着自己的亲爹一起往后退。

李章当然是不会愿意退的,他当初上位时候血雨腥风,好不容易才把这天下至高的权力全部抓在自己手心里面,他怎么可能舍得退下来?唯一可利用的是李章好名声这个特点,好大喜功也好,沽名钓誉也好,总之在好名声这件事情上,李章实在是过于在意,李傃思索了许久,他已经能确定这就是他能找到的破绽,也是他之后能利用的漏洞。

他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他学会了很多事情,最擅长的不过是忍耐和观察,他相信自己能行,也相信现在还在西戎的弟弟不会辜负自己。

等一切都圆满,他会离开皇宫,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再回来。

只希望这一天能早一些到来。

想到这里,他低头又看了一眼李傕送回来的信,他向一旁陈品道:“等吴王回来了,你们还是如之前我说过那样行事吧!”

陈品抿了抿嘴唇似乎想说什么,但他最终是什么也没说,只点头应了下来。

李傃看着陈品,又想起来东宫中其他的人。东宫属官就是一套小朝廷,从文到武整整齐齐,都说人各有志,在东宫中的人所图都是将来。因为当下他们的确能做的太少,所以能图的都是将来他这个太子登基之后,他们能在朝堂中大施拳脚。只是以历来太子的下场来看,进了东宫的人少有如愿,后来多半也就只是做一个小官,蹉跎半生,最后与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

所以,他东宫中的人——他闭了闭眼睛,他无法概括自己东宫中的人。

他们有一些是官场失意但又无处可去,所以被放到东宫来的;还有一些是心怀壮志对官场懵懂时候就进了东宫的人——比如面前的陈品;还有一些是真的追随着他的,或者准确些说,是追随着太子这个位置的;乍一看似乎乌合之众,但却又团结得很,甚至团结得出乎他的意料。

不知道是因为他做了二十年的太子,和他们相处太久,所以已经有了所谓君臣之间的默契,又或者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在他准备退一步的时候,他们都依照他的意思行事,一个个似乎都没有异议,甚至都很愿意去帮一把李傕——或者他们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们也想给自己的未来找一个出路?

垂眸思索了片刻,李傃看向了窗户外面,深秋时节,枫叶红了,倒映在池水里面,看起来仿佛一副画。

“你刚才是有什么话想和我说吗?”他收回目光看向了陈品。

“殿下何不……尽力一搏?”陈品抿了抿嘴唇,声音并不大,“当年圣上在殿下这个年纪,正好……”

“如若输了?”他笑了一笑,事实上李章如此提防他,未尝也不是因为这个缘故。

当初李章是在怎样年纪,怎样手段抢到的皇位,他看到如今的太子,就会想到当年的自己,所以他越来越忌惮越来越想要压着太子手中权力。

“那……也未必会输。”陈品迟疑了一瞬,“毕竟还是有一搏之力。”

“四弟比我更合适。”李傃看着陈品,耐心地说道,“我不合适,这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也不存在面面俱到,不可能每每如我所愿心想事成,我会想如果输了怎么办,四弟会想怎样才能赢得更多。所以他能带兵打奇袭攻其不备拿下西戎王都,而我还在想怎样两全之下先拿到下一城的胜利。”他笑了一笑,“不过你愿意与我说刚才那句话,也足以看出你的忠心,将来在四弟面前,你能比在我身边时候获得更多。”

“臣等私下相互讨论过许多次。”听着这话,陈品静默了一会儿才开口,“殿下的处境臣等都看在眼里,也知道殿下为何想退——可殿下做了二十年的太子,就算将来不做太子,这二十年的声望不是假的也不是虚的,没有哪个太子能活着平平安安地从东宫退下来,这个位置上的人只能前进,却并没有后退的机会了。殿下愿意让的位置,现在的吴王殿下是或者感激或者愧疚地接受了,十年后他或者就改了想法……”

“那就是十年后的事情了。”李傃打断了他的话,“十年前我也想不到我会走到如今地步。”

“……”陈品再次沉默了下去。

“总比将来圣上用别的理由废太子好。”李傃自嘲地笑了一笑,“起码这一次我是主动。”

这时,外面有内侍悄然来到了殿门口,安静道:“殿下,您要找的石料给您送来了。”

李傃抬眼看向门口,淡淡道:“拿进来我看看。”

内侍应了一声,过了一会儿便见着宫人抬着一大块青黛石料进到了殿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