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历史学霸在秦末 漫愈 1584 字 3个月前

周宁点了点头,陈平一拍手,便有四个士卒抬着一个两人合抱的大鼎进入堂内。

“这是?!”众臣皆是一惊,纷纷起身奔到鼎前,弯腰去看鼎上铭刻的花纹。

“这是雁门的山川地形。”张良见多识广,第一个道破玄机。

陈平郑重回道:“左丞相说得不错,这上头刻的正是雁门的山川地形,雁门百姓思周国久矣,愿重铸天下鼎,以求重归周国。”

周宁见到鼎,脸上终于有了动容之色,似乎是感动于雁门百姓对周的怀念,但实际,她清楚的知道,雁门百姓更多的是知晓了代国战乱,为了免遭战祸,才请求归于周国。

不过,原因是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正是她想要的。

周国众臣见陈平把话都说到了这一处,当下躬身拱手拜倒一片,“请王姬成全雁门百姓思归之心!”

周宁起身踱步走到雁门鼎前,伸手抚着鼎上的图纹,“如此,孤也只能失信于代王了。”

这是应了!

周国众臣一阵激动,什么失信于代王,再过些日子,没准都没有代王了!

周宁最后还是得了雁门,在谁都以为她必定要牺牲名声才能拿下雁门的情况下,她两者兼得了。

有借无还不讲信义?不,你连一句趁人之危都说不得,这是雁门百姓求着她收下的,这,是民心所向啊!

张良随着众臣一起拜贺完后,起身沉默的看着周宁,这事,若说王姬没有事先布局,他是绝对不相信的,太过巧合了。

可若真是王姬布局,那,此人也太过可怕!

刘季一方诸侯,竟成她随意摆弄的一枚棋子,她在刘季那处有布局,那别处呢,是不是也有什么安排?

张良想着想着,突然有些心惊,韩王之死,王姬真的不知情吗?

她是顺水推舟,将计就计,还是……是不是她出手推动的!

第162章 三观

张良想了许多, 神色晦暗不明。

周宁淡淡的收回视线,心中暗叹了一口气,这就是聪明人的麻烦了。

聪明人不相信巧合, 尤其不相信同样是聪明人的人的运气。

所有的刚好、恰好、正好, 在他们看来都是处心积虑的算计。

所以,他们会忍不住把所有自己曾经利益受损、而对方得利的事情再三回顾思量, 就怕自己也是被人算计了。

这也是心眼太多的人很难与人交心的原因, 因为比起感情这样感性而没有理智的东西,他们天生的对利弊得失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