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赵王被圈禁,废去爵位,贬为庶人,秦王因为拉帮结派,意图不轨,官位被夺,回去思过,终生不能出王府。

庆老国公在得知消息的时候,十分庆幸,这回他们家里并未支持秦王,但他还是立马进宫了。

建元帝看着庆老国公手里的虎符和令牌,心里很是高兴,不费一兵一卒就得来了这东西,老国公戎马一生,为国效力,战功赫赫,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坚持己见,实属难得。

要说京城外的十万精兵,这些年来,虽一半的将领都慢慢的变成了皇帝的人,但此次老国公不站队不参与,也算是帮了皇帝。

要不然五万精兵,就算是皇帝有信心控制住,但难免会有伤亡,这回,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是最好的。

顾家一行人如今都被贬了,但他们家到底家底丰厚,就算为了分家书,顾盛给族长送了不少的钱粮铺子过去,但他们家里还是有不少的,他的爵位还在的,他们以后的日子过得也很富庶,甚至比一般的富贵人家都要体面,跟之前毫无两样。

但顾盛怨恨顾文轩不把实情早告诉他们,害得一家人如今成了这样,他甚至醉酒的时候还回去还会去国公府门口辱骂,引得京城人议论纷纷。

孙氏更是难受的要死去了,什么都没有了,甚至娘家也不在了,都被贬到了苦寒之地,她和顾文渊不日也要带着两个孩子过去。

邵氏如今也是看淡了一切,一如既往的吃斋念佛。

只是在顾文渊临走前几天,去找了孙氏,说是两个孩子还小,北地哪里能跟京城比呢,还是把两个孩子留下,她亲自教养。

孙氏有些不情愿,但邵氏这话是真的没错,咬咬牙,她把闺女留到了这京城,儿子还是带走了,儿子可是她最后的希望了,她一定要好好教养孩子,让这个孩子将来考上功名,也好光宗耀祖。

顾文渊在出发前和顾文轩长谈一夜,顾文轩依旧记得自家大哥的无奈悔恨。

但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

自家大哥他是知道的,人有时候是有些愚孝,对顾盛的话从不主动拒绝,但自家大哥还是有点本事的,眼下虽然说是被贬了,但他只要能在北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也不是不能回京城的。

处理好了各种事情,顾文轩就把胡蓉和两个孩子接了回来,本来想把邵氏一通接过去居住,但被邵氏拒绝了,丈夫虽没了官职,但邵氏的诰命还在,她的体面就是顾文轩,大儿子虽眼下被贬,但他若能远离京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去了地方上好好历练几年,未必不能重返京城,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是有些本事的,就是耳根子太软了。

孙氏对顾文轩和胡蓉的的怨恨不比顾盛少,一家子兄弟,明知道是计,但不告诉自己的兄弟,想她之前对胡蓉照顾有加,真是一片真心喂了狗了。

在顾文渊和孙氏离开京城去北地前,邵氏单独去找了孙氏。

“大郎媳妇,眼下事情已经过去了,你让大郎在北地好好干,总有一天会熬出头的,再者二郎如今还在朝堂上,你也知道陛下是很信任他的,只要大郎好好干,干出一番事业,将来一定能回京城的,到时候风风光光的多好啊”。

“再者,如姐有我教导你放心,把翰哥儿带走也是好的,找个好师傅好好教养他,将来未尝不能考取功名,翰哥儿是你们唯一的儿子,将来还是要袭爵的,到时候你这个做母亲的,也是跟着沾光的,说不定还能给你得个诰命回来,你看看我这个诰命不就是二郎给我挣回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