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旁听的其他队员说,“预算应该不是问题。”

“但是,这里是落谷河河谷。”

谢雁说,“我们要架桥的地方太高了,山峰四周会有紊流,更不用说大山四周对飞行视野的影响,雾有时会绕在山体上,一旦起雾,什么也看不见,容易发生撞机事件。而且,这里也没有可供直升飞机停靠的地方。”

直升机停靠,至少需要五百平方米的停机坪。

但对面的悬崖峭壁,坡度太大,根本没有足够的平地。

无论是从飞行安全还是别的方面考虑,直升机都太危险了。

“那就别弄那些高科技的东西了,”

老吴说,“直接人拉过去,别的地方也是这么弄得,旁边的高压电力线路,不也是这么弄得吗?”

“这个我也调查过。”

谢雁说,“至少需要十六个人,比起直升机一天完成,人工把先导索拉过去,需要三个月。总费用——二十一万。”

的确,无论是什么方案,都不是费用的问题。

而是危险性的问题。

她说,“高压电力的安装就是前车之鉴,人工拽拉危险度极高,而且我们需要在峭壁悬崖上修建相应的通道,还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危险?”

有人问,“有什么危险?”

这些年跋山涉水,他们看见过无数架在山上的高压电塔,无数条高压输电线,穿过崇山峻岭,将电力输送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但少有人会去想,当初那些工人们是如何在这样的绝境中完成这些不可能工程的。

“架设高压电力当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谢雁顿了顿,道,“施工过程中,一死三重伤。”

这些危险,不是说说而已。

无论是飞机,还是人工,都太危险了,而且人工拉线,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