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谢启凌如今已经是红华社的老记者了,眼看利国在暗处煽风点火,搞得国内外十分都不安,群众情绪接近顶峰,极其危险,他有意写报道反驳利国带起的攻击,却在下笔时,想到了谢雁,也想听听她的意见。

索性,高余南也想听她汇报,谢雁见他病情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反复,便带着资料来了。

“所以,对于活动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谢雁想了想,“组织分散,难以管控,若是强行或者制止,群众的情绪没有宣泄的途径,更容易出事,但任由其发展下去,难免不会被有心人利用,制造事件。”

“的确如此,”

高余南点头,他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咳嗽几声,“这些年来,我对你的看法果然没错,如此,我也放心了。”

谢雁在旁边椅子上坐下,“我的确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还是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高余南工作多年,是从苏州走到湖南,又走到今天的革命者,他出访过数十个国家,见过各种各样的风景,“我只提两个字。”

他说,“。”

“?”

高余南喝了口床边谢雁泡的茶,少了点血色的嘴巴微微张开,才慢慢说起来,“有人曾说过,‘奄奄将亡之王族朝代中,实有一种自由而开通之民族崭然发现,此即吾全国四万万人之精神也。’这精神向来就有,只是早些时候无处发声。”

“自民初以来,但凡有外人损我国威,侵我,举国上下,皆为之狂——有人茶馆议论,有人执笔写报,有人致电,人人都在关注这件事,人人都为这件事夜里睡不好觉。”

高余南继续道,“以前革命如此,立国之战如此,边界有犯如此,如今亦是如此,我想来,未来也会是如此。战火虽尚在国门之外,但若此刻不发声,将来谁知能烧到哪里去?”

“现在,如果他们还在烦恼如何应对这股声音,那是因为心里想得更多的——是消除,是解决,是压制,如此一想,自然不敢轻易下笔,不敢随便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