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他救下的倒也不算是大人物,而是秦家分支一位老爷的私生子。

本朝有规定,非官身除非家中娘子十年不孕,否则不许纳妾,一切有钱人家,便会养外室,外室生了孩子,若是家里夫人不认,是不能领回家的。

所以这算不得大恩情,能换个特批的进铁料的文书,已算是不错。

得知实情后,罗县令颇为失望,他原想着能若是能借赵归与秦家的关系,与秦家走动一二,只要能搭上这层关系,便能想办法从县令的位子动一动,他坐在这个位置已经几十年了,苦于没有靠山,所以一直升迁不得。

不过虽然失望,却也有些欣赏赵归这般坦白。

尤其赵归不知何时,先一步将账结了,又让罗县令觉得他是个会做人的。

转头便叮嘱下面人,别再刁难赵归。

自然不仅仅是因为这顿饭,更重要的是赵归与秦家有牵连,不管这牵连是深是浅,罗县令都得顾忌点,反正不过是一句吩咐的事,与他不会有什么妨碍。

这顿饭足足花了五两银子,周梨花知道后,只觉得心一抽一抽地疼,还忍不住嘀咕当官的都贪老百姓。

当然她胆子小,便是在自家说这种话,也刻意压低了声音说,生怕旁人听到,传到当官的耳朵里,给他们家穿小鞋。

但是事后想想,便只当破财免灾了。

只要赵归无事,别说五两,便是五十两跟赵归比,都算不得什么。

这件事情之后,赵家铁铺便算是彻底开起来了。

铁铺开的悄无生气,渐渐的赵家铁铺开张的消息也传开了,以往的老顾客便不再去西街铁铺,而是到赵家铁铺来打铁。

因着请了两个人,成本变高之后,赵归将铁料和打铁的价格也都往上提了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