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攻略御史大夫 蔡某人 853 字 3个月前

众将见紫袍玉带的中书相公现身,难免稀奇,尤其是很多人头一回见京官。瞧清楚是个十分年轻英俊的郎君,咂咂嘴,难免有轻视的意思。枢密使刘守义是鱼辅国之外最受天子信赖的监军,见人目露怠慢,微微笑了,说道:

“中书相公虽年轻,但身兼乌台主,京城里无人不知,进了台狱,那就不要再想着活着出来。堂堂中书令,可是活掏过人肝胆的。”

半是警告,半是讽刺,刘守义手握重权,虽不跋扈,但俨然自有一番威仪。平日里,将军们对他唯唯诺诺,给足颜面。这回贾店之战,是李清泉和他商议的结果,毕竟谢珣来了,这功劳本要是算到宰相头上,两人都很难高兴。

众将纷纷过来见礼,李清泉和刘守义打头,谢珣回礼,简单的接风洗尘筵席上见了许多人。

魏博孙思贤的儿子孙宗礼也在,娶了安乐公主,孙宗礼就是驸马,奉命带一支劲旅来协助官军打淮西。人很英挺,两道眉毛生的浓,是个方正的长相。

郾城的署衙跟长安没法比,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安顿了神策军,谢珣为首的八名京官加一些庶仆杂役住进后院,勉强够用。

李清泉毕恭毕敬把近日来的军情汇报给了谢珣,谢珣捧茶细听,略作休憩,带着一干人来巡视军营。

李清泉治军严谨,所到之处,鸦雀无声,一切井然有序。虽刚吃了败仗,但回营是另番景象。刘守义作陪,指点江山了一路,语调不疾不徐,谢珣耐心听完,扭头问李清泉:

“将军没话要说吗?”

李清泉喉结不觉动了动,算是补充道:“相公既来,一切调度自然都听相公安排。”他余光往后一扫,“驸马的魏博军,郑都统次子的汴州军,都聚在了郾城一带,官军拿下淮西是迟早的事,如今相公又在,更是士气大振,不知相公有什么指示?”

谢珣眉间微微皱起:“先看看。”

郾城呆了两三日,谢珣每日都出门,脱脱有时跟有时不跟。这天,好不易等来谢珣,忙跑出相迎,人险险要撞到他怀里,谢珣莞尔: